中国文字-起源

汉字产生以后,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,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书写形态,从距今约3500年前的甲骨文至今日的楷书、宋体、仿宋体、黑体等,字体的演变从未停息。

甲骨文

甲骨文,是刻在龟甲与兽骨上的商周时期(公元前1500年)的文字的统称,这是按照文字载体来划分书体的命名法,就如刻在金属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“金文”一样。

甲骨文时记录占卜的卜辞,所以又称作“契文qìwén”、“甲骨卜辞”、或“龟甲兽骨文”是由清光绪二十五年(1899年),具有钟鼎文、金石学造诣的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偶然发现。后经过刘鹗、罗振玉、吴昌绶、孙怡让、王国维等前辈的努力,才有了我们今日对甲骨文的认识。

古人在占卜之前要对甲骨进行加工平整,平整之后,在甲骨的背面钻孔凿坑,占卜时在钻孔内或旁边用燃烧的木棍烫灼,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,这种裂痕就是“兆”。甲骨文里占卜的“卜”字,就像“兆”的样子;从事占卜的人,根据“兆”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。

从现有出土文物的情况来看,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文字系统,大约有4400个单字,已识别的有2000多字,根据目前已经辨识的甲骨文字,已经体现出“象形”“指事”“形声”“会意”等造字法,是汉字的可溯源头。

甲骨文的发现使中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商代,同时甲骨文的发现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开始的元年,此后相关发掘与研究从未停止。

甲骨文字体风格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:第一,滥觞期lànshāngqī(公元前1300一前1239,盘庚、小辛、小乙)和繁荣期(公元前1238一前1180,武丁);第二,谨饬期jǐnchìqī(公元前1179一前1140,祖庚、祖甲);第三,自由期(公元前1139一前1130,廪辛lǐnXīn、康丁);第四,勃古期(公元前1129一前1084,武乙、文丁、帝乙);第五,统一期(公元前1083一前1028,帝乙、帝辛)。滥觞期的书家喜好用尖锐斜笔,且用笔谨慎,构体古朴,字迹纤细。至武丁时期,受盛世的影响,甲骨文书法艺术也被推向了繁荣时期。此时书风雄伟宏放,结密得体,镌刻刚劲,多单刀侧锋,曲直相错,好书大字,亦作肥笔,且多涂朱墨,骨版煌煌瑰丽。自祖庚至祖甲,两人皆为守成贤君,于是国泰民安,革新庶政。此时的书风由豪放变为谨饬与严整,新创较少。自廪辛至康丁,混乱动荡,殷商文风周敝,书家多自由发挥。自武乙至帝乙,重现大字,书风劲峭挺拔,力图复兴武丁时期之宏放。帝乙内忧外患,苛政严刑,导致此时书法风格近谨饬期,趋于严谨,无肆意发挥之势,整期书体大都呈蝇头状,恭而不浮,形成了高度统一的状态。

金文

中国夏代青铜冶炼技术就已经日趋成熟。因为周以前铜也叫做金,青铜礼器便称为“吉金”,而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便称为“吉金文字”简称“金文”。

虽然在众多的食器、酒器与兵器上都有铭文,但无论是等级地位还是铭文数量,钟与鼎都是具有代表性的,所以“金文”又称为“钟鼎文。

金文比甲骨文出现稍晚。其内容主要是关于祀典、赐命、诏书、征战、围猎、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。金文的书体,基本上属于“zhòu书”,或称“古zhòu”。商周时期,金文很多被铸在青铜器内侧,其铭文可能是按照墨书的原本先刻出铭文模型的陶范,再铸造出来的。

金文始于商代早期,下迄秦灭六国,大约1200多年。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早在汉代就已有出土,至今发现的各种青铜器达数万件。金文的字数,据容庚《金文编》记载,共计3722个,其中已识别的有2420多个。根据青铜器的年代与金文风格特点,金文大体可分为四种,即:殷商金文、西周金文、东周金文和秦汉金文。

商代青铜器铭文较短,最长的也仅40字左右。西周时出现了长篇铭文。如周康王时的小盂鼎,有400余字;最长的是周宣王时的毛公鼎,多达497字。西周金文大多为周王室官吏所作。平王东迁以后,王室衰微,诸侯国的金文开始大量涌现。秦始皇一统天下后,金文逐渐开始衰退。

籀文zhòuwén

籀文是古代汉字的一种书体,因见于《史籀篇》[1],故称“籀文”,又称为“大篆”。《史籀篇》是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文献著录的一部字书。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、许慎《说文解字》均认为是周宣王时太史籀所作,原有15篇,现存于《说文解字》的有223字。

籀文出现于西周晚期,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秦国。籀文字体与秦篆相近,而字形构形多重叠。籀文的代表为今存的石鼓文。隋唐之际,在天兴县(今陕西凤翔)发现了10个石碣,有些像鼓,起名为“石鼓”。每个石鼓上都刻着一首诗。这些石鼓文刻于春秋战国之际,是流传至今中国最早的刻石文字。

北宋嘉祐、治平年间,先后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3块刻字石头,名为《告巫咸文》、《告大沈厥湫文》、《告亚驼文》,内容都是秦王诅咒楚王,后人称之为“诅楚文”,作于秦惠王或秦昭王时。

《石鼓文》《诅楚文》皆战国中期秦国作品,两者皆属大篆,其中绝大部分和小篆字体相同。

六国文字

六国文字,即秦国以外的东方六国文字,又称“六国古文”。六国指的是齐、楚、燕、韩、赵、魏。战国时期,书写工具和材料发生了变化,用毛笔书写于竹帛开始流行,各国文字呈现出浓厚的地方色彩。除秦国文字墨守春秋以前正统文字的字形,六国文字与春秋以前文字相差很大。

六国古文字体基本上比大篆简化。现在所知六国文字,主要以孔壁古文为代表。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:“鲁共王坏孔子宅,欲以广其宫,而得《古文尚书》及《礼记》《论语》《孝经》凡数十篇。” 这些古书都是用战国时期流行的篆文写成,故名“古文”。《说文解字》中收录六国古文396字。

六国古文最可靠的资料,是散见于三国时魏国《三体石经》残石中的古文。所谓三体,即古文、篆书、隶书三种字体。《三体石经》,又名《正始石经》《魏石经》,是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(241)所立。此外,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陶器、兵器、货币等上面也都有六国文字。

篆文

篆文,即篆体字,是汉字五种字体(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)中出现和发展得最早的一种。篆文分为大篆、小篆。广义的大篆是指秦朝以前的甲骨文、金文、籀文和六国古文,小篆则指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所通行的文字。

秦始皇灭六国,下令臣工造新字。李斯作《仓颉篇》,赵高作《爰历篇》,胡毋敬作《博学篇》。许慎《说文解字序》说,李斯等人所造文字,“皆取史籀大篆,或颇省改,所谓小篆者也”。秦代金、石刻文多出自李斯之手,他也被尊为小篆之鼻祖。

汉代隶书开始流行,小篆的地位被取代。唐玄宗时,篆书一度又受到重视,李阳冰被赞为“李斯之后的千古一人”。清朝是篆书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,北宋景德年间,僧人释道肯继前人扩充篆书32体[2]

隶书

隶书,又称“隶字”、“古书”,是在篆书基础上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字体。隶书分秦隶(古隶)、汉隶(今隶)两种。关于隶书的定义,有不同的解释。一般认为,隶书“佐助篆所不逮”,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。

据史书记载,秦始皇在“书同文”过程中,令李斯等人创立小篆,又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。《说文解字序》中说:“初为隶书,以趣约易,而古文由此绝矣。”与小篆不同,隶书化圆转为方折,使书写更为便捷。

隶书的产生与发展,经历了萌生期(春秋战国)、蜕变期(秦至西汉前期)、成熟期(西汉中期)三个阶段。从字体形态上看,隶书的形成经过了解散旧的字体结构和隶书笔画的格式化。现在见到的古代隶书,以东汉时期的《熹平石经》《曹全碑》《张迁碑》最为著名。

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。小篆是象形体古文字的结束,隶书则为改象形为笔画化的新文字的开始。

草书

草书形成于汉代,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成。许慎《说文解字序》中说:“汉兴,有草书。”崔瑗《草势》也说:“草书之法,盖又简略。”具体说来,草书对于隶书的改造,主要是通过简化、省略与连笔来实现的。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在《书断》中认为,草书的特点是:“存字之梗概,损隶之规矩,纵任奔逸,赴速急就,因草创之意,谓之草书。”

草书有章草、今草和狂草之分。章草起于西汉,盛于东汉,字体具隶书形式,字字区别,不相连接,接近行草。有人认为章草因东汉《急就章》的“章”而得名。东汉末年,章草进一步简化,脱去隶书笔画行迹,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,偏旁部首有简化与互借,产生了“今草”。今草即现今通行的草书,又称“一笔书”。到了唐代,又出现了“狂草”,亦名“大草”,以张旭、怀素为代表。狂草因省笔较多,难以辨认,其审美价值高于实用价值

草书不是没有法则可循。自章草起,草书的法则就已基本形成,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书写。

行书

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,是为了弥补楷书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难于辨认而产生的。“行”是“行走”之意,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,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。实际上,行书也可视为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。楷法多于草法的叫“行楷”,草法多于楷法的叫“行草”。

关于行书的起源,唐代书法家张怀瓘《书断》中说:“行书者,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,即正书之小讹,务从简易,故谓之行书。” 刘德升是东汉末期书法家。其书法字迹妍美,风流婉约,务求简易,行云流水,独步当时。三国时魏国钟繇、胡昭皆从其学习书法。东晋时期,王羲之将行书的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起来,使行书成为书法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宗。行书因其书写快捷、飘逸易识,深受后人青睐。

行书的主要特点:一是大小相连;二是收放结合;三是疏密得体;四是浓淡相融。其中,王羲之的《兰亭集序》,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;颜真卿的《祭侄文稿》,被誉为“天下第二行书”;苏东坡的《黄州寒食帖》,被誉为“天下第三行书”。

楷书

楷书,又称“正楷”、“真书”、“正书”,即今天使用的正体字。据《辞海》,楷书“形体方正,笔画平直,可作楷模。”楷书的结构与隶书相比没有多大变化,写法却有所突破,字体方正,横平竖直,易于辨识,可作楷模。

楷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,即:萌芽期——秦汉;发展期——魏晋南北朝;繁荣期——隋唐五代;守成期——宋元明清。楷书发展初期,仍残留极少的隶笔,结体略宽,横画长而直画短。东晋以后楷书分南北两派。北派带有汉隶的遗型,笔法古拙劲正,风格质朴方严;南派疏放妍妙,长于尺牍。

唐朝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,书体成熟,名家辈出。楷书四大名家中,欧阳询、颜真卿、柳公权皆唐代书家,仅赵孟頫是元代人。唐朝末年,楷书发展至顶峰,风格过于规整,逐渐开始走下坡路。北宋时期,苏东坡开创了丰腴跌宕、天真烂漫的“苏体”,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。


来源:

国家图书馆/我们的文字

《中国汉字设计史》陈楠著

注释:

1.《史籀篇》是周代史官教授儿童的教材,同时也是官方汉字标准字形的教学范本,这是史料记载中最早的关于汉字字形规范的教学范本。↩︎

2.三十二篆体为碧落篆、垂露篆、垂云篆、大篆、倒薤篆、雕虫篆、飞白书、坟书、鹄头篆、龟书、剪刀篆、金错篆、科斗篆、刻符篆、麟书、柳叶篆、龙书、龙爪篆、鸾凤篆、鸟迹篆、鸟篆、奇字、上方大篆、殳篆、穗书、小篆、悬针篆、璎珞篆、玉筋篆、芝英篆、钟鼎篆、转宿篆。↩︎

2
0